English

正当其时的心理科学译丛

2000-11-15 来源:中华读书报 ●王小明 我有话说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在做一件好事,一件有助于引进国外心理学思想的好事,她打算在三五年内译介和出版一套当代心理科学的经典著作,内容涉及教育与发展心理学(含智力理论)、普通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诸方面。

选编并出版该套丛书,是多方精诚协作的结果。出版经典著作的思想最初是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的几位教授中酝酿并取得共识,随后又得到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领导的赞同与支持。为确保选编的质量,我国心理学界几位德高望重的著名学者陈立、荆其诚、张厚粲、王?教授又被聘为顾问。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首先推出了如下4本经典著作:R·M·加涅等人的《教学设计原理》,R·M·加涅的《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J·P·戴斯等人的《认知过程的评估——智力的PASS理论》以及R·J·斯腾伯格的《超越IQ——人类智力的三元理论》。

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正在向素质教育转轨。加涅及其协作者的两本著作,其实也是两本素质教育的专著,这两本著作,在20余年的时间内,不断吸收新的研究成果,先后出版过4个版本,确实是经过时间检验的经典之作。在《教学设计原理》中,加涅提出了学生的素质观,他将学生的素质分为先天的素质和后天的素质。先天的素质如视敏度,是与生俱来的,不能够通过学习与教育加以改变;后天的素质则是经过学习与教育习得的,加涅又将其细分为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态度及动作技能5个亚类。这就是加涅所认为的素质教育的内容,它基本上涵盖了我国所提倡的德、智、体三育的内容。在《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中,加涅又从辩证的观点,详细阐述了这5种能力习得的内外条件,而《教学设计原理》一书,则重点阐述了这5种能力的教学设计过程,从确立目标到分析目标,到教学事件的安排,再到媒体的选择,学生学习结果的测评,都有具体的阐述,而且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对教师的教学有直接的指导和规范作用。这就是加涅所认为的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虽然加涅等人在其著作中所提出的素质教育与我国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并不完全吻合,但至少在很大程度是一致的。他们所提出的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是将心理学理论与学校教育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无论是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理论水平,还是提高其实际的教学技能,这两本著作都足以胜任。

《认知过程的评估》和《超越IQ》则是围绕智力这一主题的,她们奉献给读者的是现代心理学对智力本质的最新探索。智力到底是什么?这是古代先哲们一直思考的问题。心理学诞生以后,心理学家也参与到对这一问题的探索中。最初,心理学家是通过编制测验来测量智力,但对智力本质的认识仍莫衷一是。如有人认为智力是学习的能力,有人认为智力是适应环境的能力,有人认为智力是抽象思维的能力……最后,无奈之下,心理学家只好说,智力就是智力测验所测到的东面,这等于是回避了对智力本质的探讨。可见,智力本质的问题,在心理学界仍悬而未决。20世纪五、六十年代,心理学界爆发认知革命,主张从过程的角度来研究人类的认知。斯腾伯格和戴斯等人敏锐地抓住这一机遇,把这场革命扩展到了智力研究领域,他们一改过去智力测验以静态的特质分析来研究智力的模式,开始从动态的过程角度来探索智力的本质,其长期探索的结果,就反映在这两本著作中,此外,在对智力的探索中,他们还吸收了心理学相关学科的一些研究成果,如斯腾伯格在探讨智力的本质时,还考虑了社会文化因素对智力的影响,使得心理学对智力的研究从实验室中走了出来,开始关注人们生活与生产实践中的智力。而戴斯等人在研究智力时,大量吸收了脑科学的研究成果,使得对智力本质的探讨有了神经科学的依托。当然,我们还不能说,这两本著作中所反映的对智力本质的探讨已揭示了智力的本质,但至少可以讲,这两本著作推进了我们对智力本质的认识,而且也可以说,斯腾伯格和戴斯等人的工作必将是后人探索智力本质的重要基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